pingfan 发表于 10-8-2 13:51:31

今天为什么我们还要读《三字经》?

本帖最后由 pingfan 于 10-8-2 13:52 编辑

核心提示
    虽然我们有钱了,但我们内心并不宁静,富裕起来的国家到底是不是一个强国?
    我们跟全世界讲仁义礼智信,没一个人知道应该怎么翻译,只能用汉语拼音,我们的文化价值,难以得到世界认可。我们建设硬实力,忘了文化软实力,应当警醒。
    现在的人读《论语》,很玄乎,因为现在的人对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常识已经没有了。
    家教不在于母亲有多高的教育程度,而是处世态度、性格以及教养的影响。

坛主小传
    钱文忠,一九六六年出生,籍贯江苏无锡。一九八四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编纂委员会委员。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天竺与佛陀》、《国故新知》、《人文桃花源》、《玄奘西游记》、《巴利文讲稿》等。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座,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今天,在离《三字经》诞生七八百年后,我们身上除了头发、皮肤、眼睛、语言以及体内的基因以外,很难再找到传统文化的痕迹时,为什么还要读《三字经》?我们在自己身上还能否找到一件中国传统的东西?能找到的只有法师,法师身上穿的袈裟是中国式传统的袈裟,不是印度的。我们现在戴的眼镜,穿的西装、夹克、衬衣,脚上的袜子、鞋,手上拎的包没有一样是属于中国传统式的。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是在告诉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要读《三字经》?
    虽然有了钱但我们内心并不宁静
    在2009年讲《三字经》是很重要的,在中国历史上,逢9就是一个大年。今年要庆祝很多大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60华诞——花甲之年,实际上按照中国的传统,60年比50年甚至100年的庆典都要盛大,另外要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更重要的是,今年还是五四运动90周年。所以今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提出“我们为什么要读《三字经》”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我们历经苦难的国家在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我们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历史阶段。因为经过这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在人类历史上确确实实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奇迹,我们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轿车、空调、冰箱、彩电在三十年之前谁也没想到会进入普通家庭。当年邓小平提出翻两番,但2007年中国大陆GDP总值是改革开放前一年的67倍,30年——67倍,这样一个增长,人类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这30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1978年,动用外汇5000美金就需要国务院总理来批,现在很多居民家里都拿得出5000美金;在这30年里,我们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第三大贸易体,这还不算港澳台地区;1978年一个人辛辛苦苦劳动一年所得仅相当于2003年一个人劳动11天,相当于2008年的4天;这30年,人口增长了5亿多人,按照国际贫困人口标准,1978年中国贫困人口2.5亿,一个国家三分之一左右的人是贫困人口,到2007年,人口增加了5亿,但贫困人口只有1480万人。整整一代人没有经历过战争,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这30年又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这30年,我国从一个半封闭的社会到现在的改革开放,以前不敢说孔夫子,只说孔老二,说资本主义剥削人民,说台湾人穷得只能吃香蕉,以前出国到目的地要转很多站。现在觉得我们站起来了,很富有了,但我们突然发现我们内心并不宁静,我们不知道我们这个突然发展起来的国家究竟是不是一个强国?

   有这样一个问题:印度、埃及、苏丹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也在发展,但是谁会认为他们是强国?瑞士、瑞典、比利时、意大利这些国家的一大半国土没有江苏省大,人口还比不过南京市,但谁会觉得他们是弱国呢?把一个国家建设成强国,仅靠GDP、存款数字、家里的轿车、冰箱、彩电是不够的,需要的不仅是军事、高楼大厦,更需要的是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平等、法制、公平,但这些概念都是西方的,需要的是中国的礼、仁、义——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我们热衷于外国名牌,但这些名牌却都是“Made in China”,大家花钱却很自豪,你可能觉得你买的是它的品牌,实际上你买的是它的文化,因为你觉得法国的LV包很时尚、很高雅,你背上之后好像你就拥有法国人的浪漫,你穿上意大利的皮鞋好像你就拥有意大利的华丽,外国人现在靠什么在挣钱,靠他们的文化。日本的境内还有几家工厂,美国还有几家制造业,除了牵涉国民经济命脉的军工业,现在全是借用文化在赚钱。过去南京可是国货重地,砸洋货的事件都在南京,现在已经没法砸了,到处都是,我们已经认同了西方文化。我们这个文化如此悠久的国家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全盘接受它国的文化了,而我们的文化到哪了?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到哪了?
    传统文化究竟流失到什么程度
    中华名族有一部现代史——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也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一部历史,在人类历史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民族走过一条这样的现代化之路。我们在进行现代化的时候是以大举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是以藐视、贬低、践踏、毁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为前提和代价的,90年前的五四运动、93年前1916年的新文化运动,包括鲁迅,都在讲中国人不应该读线装书,当年毁弃的线装书在今天的拍卖会上卖出天价。五四运动时钱玄同就讲:新的都是好的,旧的都是坏的;年轻人都是进步的,老的都是落后的,40岁以上的人可以拖出去枪毙了。这是当时中华民族的一股浪潮,当时的教育一下子全改成西方的模式,人们都想出国留学,都想到美国、欧洲、日本去拿博士学位,民国政府的国母——宋庆龄女士,英语比中文好,文官武将都说英语。哪里有一个民族,全民动员,在政府的号召和动员下争先恐后地毁坏自己的文化,就连俄国也没有这样子,斯大林动员俄国人反抗,就以他们的文化名人为理由的。文化大革命就是大革文化命。我们有泱泱文化史,但从传统角度讲,我们已经成了孤魂野鬼,与自己的文化传统相隔千里。举个例子,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在采访毛主席唯一孙子——毛新宇时,由于当时毛岸青刚去世,主持人就向毛新宇表示哀悼,他说:“家父去世,我深表哀悼。”这句话通过中央电视台传遍全世界,家父是自己的爸爸,别人的爸爸称令尊,如果一个民族连亲属称谓都乱了,就不用说认不得繁体字了,更不用说读四书五经了。
    还好,我们已经意识到我们要建设文化软实力,我们这个民族文化仓里是有粮的,库里是有钱的,昨晚我看到一条新闻:中国的黄金储备超过一千吨;而中国黄金储备占外汇的储备量居然才2%,换句话说,中国有太多的外国钱币,而德国是50%至60%。我们国家非常富裕,因此我们要去建设和发现自己的核心文化,而真正的中国核心文化只有到传统文化当中去找,所以现在国学很热,传统文化很热。
    现在全世界都有这么一个现象,任何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有这么一个现象: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重视,但是当这个社会到达人均GDP接近2000美金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个传统热。因为2000美金可以让一个民族过上基本体面的生活,比如韩国、菲律宾及我国台湾、香港以及华人占据很大地位的马来西亚、泰国等都是这样,在人均2000美金之前都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水平认同不高,都认为要向西方学习。
    日本当年的口号是“脱亚入欧”,提出这个口号的是明治维新的巨匠,现在日本钱币上印的就是他。这又引出另一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钱币上不印文化人,这在其他国家也是比较少见的。日本的和服是贵于西服的,日本本国的瓷器贵于西方瓷器,日本本国的艺术品,除了极少像梵高等大师作品外,都基本贵于西方,日本工艺品价格基本与西方持平。而韩国现在对本国传统文化痴迷到什么程度?它不仅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还把传承到他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也拿回去当自己的传统文化,譬如我们现在过端午节,按照联合国的登记,我们过的是韩国的端午节了。我们现在过的春节说不定过几年也成韩国的了,因为韩国现在有人在说春节是他们的,它向联合国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现在去看中医、吃中药,没准哪天就成韩药了,因为韩国现在认为中医也是它们韩国的;我们现在说周易、生辰八字,韩国现在正式向联合国提出申请,周易是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人现在认为李白是韩国人;韩国人现在提出汉字是他们发明的……这其中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当然这种重视有点变味。
    而所谓国学热是在长三角、珠三角、渤海地区,换句话说是在中国现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现在很多欠发达地区没有国学热,因此不能乐观,这是一种虚热,我们现在的国学热是一种大跃进式的。我们埋头苦干、流血流汗大干几年就能把传统文化复兴了?这是天大的笑话!文化建设难道和经济建设、市政建设是一样的吗?现在造一座立交桥,十年之后觉得立交桥老了,当年的设计不合理,我们可以把它推了,再造一座新的,我们可以说新的比旧的好,但如果现在把玄武湖填了,在上面再造一个风景点,谁能说新造的比旧的好?这就是文化的因素,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市政建设都叫建设,但完全不是一码事。
    中国有整整几代人,是以一种全民的狂热去毁坏自己的文化的,我们今天要把它恢复难道不需要再花几代人的时间吗?何况现在的全民投入程度怎么可能有当年的全民投入的状态呢?文化大革命当中号召大家去除“四旧”,谁敢不去,哪个不是争先恐后?今天哪个单位号召大家一起去学国学,哪个单位能保证大家全去?所以现在投入国学,复兴它的精力要比毁坏它的精力要更大。 (责任编辑:程海宏)
有这样一个问题:印度、埃及、苏丹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也在发展,但是谁会认为他们是强国?瑞士、瑞典、比利时、意大利这些国家的一大半国土没有江苏省大,人口还比不过南京市,但谁会觉得他们是弱国呢?把一个国家建设成强国,仅靠GDP、存款数字、家里的轿车、冰箱、彩电是不够的,需要的不仅是军事、高楼大厦,更需要的是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平等、法制、公平,但这些概念都是西方的,需要的是中国的礼、仁、义——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我们热衷于外国名牌,但这些名牌却都是“Made in China”,大家花钱却很自豪,你可能觉得你买的是它的品牌,实际上你买的是它的文化,因为你觉得法国的LV包很时尚、很高雅,你背上之后好像你就拥有法国人的浪漫,你穿上意大利的皮鞋好像你就拥有意大利的华丽,外国人现在靠什么在挣钱,靠他们的文化。日本的境内还有几家工厂,美国还有几家制造业,除了牵涉国民经济命脉的军工业,现在全是借用文化在赚钱。过去南京可是国货重地,砸洋货的事件都在南京,现在已经没法砸了,到处都是,我们已经认同了西方文化。我们这个文化如此悠久的国家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全盘接受它国的文化了,而我们的文化到哪了?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到哪了?
    传统文化究竟流失到什么程度
    中华名族有一部现代史——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也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一部历史,在人类历史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民族走过一条这样的现代化之路。我们在进行现代化的时候是以大举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是以藐视、贬低、践踏、毁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为前提和代价的,90年前的五四运动、93年前1916年的新文化运动,包括鲁迅,都在讲中国人不应该读线装书,当年毁弃的线装书在今天的拍卖会上卖出天价。五四运动时钱玄同就讲:新的都是好的,旧的都是坏的;年轻人都是进步的,老的都是落后的,40岁以上的人可以拖出去枪毙了。这是当时中华民族的一股浪潮,当时的教育一下子全改成西方的模式,人们都想出国留学,都想到美国、欧洲、日本去拿博士学位,民国政府的国母——宋庆龄女士,英语比中文好,文官武将都说英语。哪里有一个民族,全民动员,在政府的号召和动员下争先恐后地毁坏自己的文化,就连俄国也没有这样子,斯大林动员俄国人反抗,就以他们的文化名人为理由的。文化大革命就是大革文化命。我们有泱泱文化史,但从传统角度讲,我们已经成了孤魂野鬼,与自己的文化传统相隔千里。举个例子,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在采访毛主席唯一孙子——毛新宇时,由于当时毛岸青刚去世,主持人就向毛新宇表示哀悼,他说:“家父去世,我深表哀悼。”这句话通过中央电视台传遍全世界,家父是自己的爸爸,别人的爸爸称令尊,如果一个民族连亲属称谓都乱了,就不用说认不得繁体字了,更不用说读四书五经了。
    还好,我们已经意识到我们要建设文化软实力,我们这个民族文化仓里是有粮的,库里是有钱的,昨晚我看到一条新闻:中国的黄金储备超过一千吨;而中国黄金储备占外汇的储备量居然才2%,换句话说,中国有太多的外国钱币,而德国是50%至60%。我们国家非常富裕,因此我们要去建设和发现自己的核心文化,而真正的中国核心文化只有到传统文化当中去找,所以现在国学很热,传统文化很热。
    现在全世界都有这么一个现象,任何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有这么一个现象: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重视,但是当这个社会到达人均GDP接近2000美金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个传统热。因为2000美金可以让一个民族过上基本体面的生活,比如韩国、菲律宾及我国台湾、香港以及华人占据很大地位的马来西亚、泰国等都是这样,在人均2000美金之前都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水平认同不高,都认为要向西方学习。
    日本当年的口号是“脱亚入欧”,提出这个口号的是明治维新的巨匠,现在日本钱币上印的就是他。这又引出另一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钱币上不印文化人,这在其他国家也是比较少见的。日本的和服是贵于西服的,日本本国的瓷器贵于西方瓷器,日本本国的艺术品,除了极少像梵高等大师作品外,都基本贵于西方,日本工艺品价格基本与西方持平。而韩国现在对本国传统文化痴迷到什么程度?它不仅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还把传承到他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也拿回去当自己的传统文化,譬如我们现在过端午节,按照联合国的登记,我们过的是韩国的端午节了。我们现在过的春节说不定过几年也成韩国的了,因为韩国现在有人在说春节是他们的,它向联合国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现在去看中医、吃中药,没准哪天就成韩药了,因为韩国现在认为中医也是它们韩国的;我们现在说周易、生辰八字,韩国现在正式向联合国提出申请,周易是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人现在认为李白是韩国人;韩国人现在提出汉字是他们发明的……这其中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当然这种重视有点变味。
    而所谓国学热是在长三角、珠三角、渤海地区,换句话说是在中国现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现在很多欠发达地区没有国学热,因此不能乐观,这是一种虚热,我们现在的国学热是一种大跃进式的。我们埋头苦干、流血流汗大干几年就能把传统文化复兴了?这是天大的笑话!文化建设难道和经济建设、市政建设是一样的吗?现在造一座立交桥,十年之后觉得立交桥老了,当年的设计不合理,我们可以把它推了,再造一座新的,我们可以说新的比旧的好,但如果现在把玄武湖填了,在上面再造一个风景点,谁能说新造的比旧的好?这就是文化的因素,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市政建设都叫建设,但完全不是一码事。
    中国有整整几代人,是以一种全民的狂热去毁坏自己的文化的,我们今天要把它恢复难道不需要再花几代人的时间吗?何况现在的全民投入程度怎么可能有当年的全民投入的状态呢?文化大革命当中号召大家去除“四旧”,谁敢不去,哪个不是争先恐后?今天哪个单位号召大家一起去学国学,哪个单位能保证大家全去?所以现在投入国学,复兴它的精力要比毁坏它的精力要更大。
--转自中国经济网

pingfan 发表于 10-8-2 14:05:26

由钱文忠教授讲解的<三字经>刚在百家讲坛播放完毕,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下视频,学习一下.

我看了几集,讲得非常好!

8849 发表于 10-8-27 09:34:31

钱教授在百家讲坛讲的《弟子规》也不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天为什么我们还要读《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