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monk 发表于 12-10-10 10:05:56

学习传统文化,治疗抑郁病魔(亲身经历)

一、简述
    第一次发作应该是备战中考的时候,那年才15岁。当时年幼,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自己的感受,就是生病期间成天没个表情,干什么都无法集中注意力,胃部难受,无胃口,睡觉很差,失眠易醒。后来不吃药不看病,过上1-2周也就自行康复了。当时只是懵懵懂懂中觉得这是种很神秘的力量操纵着我的身体和情绪,很想要逃避这个魔鬼,所以刻意选择在日记中忽略这些难过的日子,就是为了不再碰到这个魔鬼。
   
    可是,该来的总是会来的。第二次发作应该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大二要准备一个重要考试,再次中招。但是当时已经会和同学交流这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了,同学也有类似感受,但是她比我的心宽,没有失眠的情况。后来也是过了十来天,不药自愈。

    再后来,毕业,工作,成家,生子。在毕业后初入职场的时候,因为工作不是很顺手,加之自己一贯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比较追求完美,也不是很善于和旁人交流这些困惑,总觉得说自己不行是很丢脸的事情。其实就是脸皮薄、好面子、不擅长交际,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后来就有过几次发病。每次大概都是持续十几天,然后慢慢自行康复。

    比较集中的发病是在孩子半岁到一岁的这半年。频繁发作,低落状态很差,非常低落,想到过轻生,甚至频频看着窗户发呆。还心里幻想过跳下去的情景。但是还是有孝心和责任心在支撑着我,不想让妈妈难过余生,不想让宝宝失去亲人。最后终于没有采取过激行为。非常感谢老天对我的眷顾,让我在病发之时还保留有一丝的理智,没有做出悔恨终生的行为。也想到过自残,觉得自己活着都是多余的,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学不会,觉得自己应该受到惩罚。其实都是抑郁期间很明显的症状。但是因为偏见和胆怯,一直没有敢去医院求治。

二,与传统文化结缘
    最早开始接触传统文化是从中医开始。因为07年曾经有过长达半年的咳嗽,久治不愈,去了很多家三甲医院看了几位专家都没有治好,当时万念俱灰,每天咳嗽没个完,只要醒着就是咳嗽。不敢吃辣子,不敢闻烟味。稍微闻烟味就咳嗽很久很剧烈。当时对西医已经彻底失去希望了,觉得市面上的止咳药压根对我没用。在偶然的一个机会,去了一家药店,药店里有个坐堂中医。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他给我号脉治疗。医生开的药是七副,一天喝一副。喝到第二天的时候,明显感到苦苦的中药一经过喉咙,人就感觉很舒服,喉咙处有种喝甘泉水的滋润感。心里明白医生的药是下准了,非常奏效。从此开始走上学习中医学习传统文化之路。

    再后来,妈妈的颈椎病急性发作,人昏迷晕倒,入院治疗半个多月。可是看着一瓶瓶药液输进去,妈妈的病也没有多大的好转。西医可以诊断出是颈部动脉供血不足,椎管退行性改变老化,但是没有行之有效的改善方法。恰巧自己由于工作关系长期使用电脑,伏案工作多,也开始感到颈椎不适。头晕,颈部不能有东西压迫,严重的时候感觉手臂发麻,肩上只要背个空包都觉得浑身疼。当时知道自己也是颈椎出问题了。于是开始在中医中寻找方法。
经过几年的学习、总结、实践、反思,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和医学的博大精深和隽永魅力,也切实改善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较之西学西医而言,中国人的体质更适合用中医来调理,而抑郁,这个看似是舶来品的西医病,也可以用传统的文化和医学治愈。对此我深信不疑。

三,传统文化与自我反思
这个题目太庞杂浩瀚了,我只能管中窥豹挂一漏万的说说我自己粗浅的理解和见识。不过也无妨,写这篇文章本来就是为了抛砖引玉,让更多的朋友认识、喜欢传统文化并从中受益的,我班门弄斧让大家看看也无妨。

    大家耳熟能详的应该有《三字经》,四书五经等经典书籍。但个人认为,从《弟子规》入门,更适宜抑郁患者。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引自百度)
以前的我,深受西学影响,从初一开始学着ABC长大,相信坛子里的不少朋友应该也都是受到的这样的教育长大的。西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随着ABC,渗入了我们的头脑中。比如,急功近利,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成功学等等。我身边更有甚者,拜金主义非常严重,对待穷人不仅没有同情悲悯之心,反而是嘲笑打击冷落。现在想想,真的是自己的“心”出了很大的问题。

    在这里,忍不住想说说教育问题。我们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估计没有几个不会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但是估计没几个会唐诗宋词和儒学经典的。别的不说,能说出四书五经是指哪些书,能背出几句弟子规的人,估计除了中文系的学生,没几人能做到。而我们的父辈,虽然因为十年动乱,并没有接受多少学校教育,但他们那代人,思想火热而单纯,有信仰有行动有理想,所以他们得抑郁的人并没有我们这么普遍。而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这代人,接受了西方的知识、科技和价值观洗脑(主动或被动),看过不少美国电影,也读过不少西方书籍。表面看起来,我们会更多的单词,读更多的书,拿到了更高的文凭,可是,我们就像芦苇一样,外强中干,内心是比较空虚和迷茫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知之甚少(学校教的本来就不多,而且语文课和政治课大家普遍听的也不认真,因为考试的时候,英语更重要);另一方面,由于功利主义思想,成天忙着考寄托,忙着背单词,学二外,哪里静下心来看过或者试图了解过传统文化。而归根结底,我们是中国人,是黄皮肤黑头发的炎黄子孙,我们不学传统的东西,却一味西化,是违背了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举个例子说,弟子规认为人应当“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短短一句话,又有几人能做到?看看我们周围,受到美国电影书籍网络的影响,我们小的时候狂妄自大,看不起父母或者懒得和他们沟通,认为他们老土,不时尚,知识少,文化低。真正能做到诚心孝心对待父母的,能有几人?“出则悌”,我们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一半左右的人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万千宠爱在一身,小的时候很少有过和兄弟姐妹分享或者分担的经历和体会。在学校,我们被要求好好读书、长大要有出息,于是拼命学习做题背单词,希望考个好大学,考过托福雅思,将来好留学成名做大事成大业。于是乎,小小的我们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家族的希望,老师的希望,学校的希望,我们拼命把自己变成考试机器做题机器,认为只有考过考试,考高分,才是我们的成就所在,才是我们的人生价值。毕业了以后,我们拼命工作,努力赚钱,认为赚多的钱,住大的房子,买到自己的车,才是成功的人生。殊不知,在这样的成功学教育下,我们变得越来越近视,不仅是眼睛近视,更是心灵近视。我们不会合作,只会竞争,不会交流,只会争论;只看眼前,只看当下,只顾着一个个的数字和考评,而很少有时间去想想,我们到底图了个什么?我们到底为了什么在忙,为了谁在忙?

    其实,我们的父母,本来不需要这么多的物质,他们需要的,是我们的关心和呵护。他们累的时候,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一顿饭。他们乏的时候,我们可以搀扶他们走一段路。一个电话,几句问候,一声叮咛,更是他们需要的。没听说有几位老人是因为吃不饱饭饿出问题的,更多的是空巢老人因为孤独和受到冷落而郁郁寡欢生病的。为人子女的,是不是更应该把孝心落到实处呢?
对于子女而言,我们高估了他们的能力,总是做着拔苗助长的坏事。孩子们失去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三座大山下,不停的奔走于各个兴趣班提高班奥数班英语班,希望他们能从小出类拔萃、技高一筹、出人头地。试问,来坛子里的朋友,有多少都是读书时候的佼佼者,可是,你工作、成家、成长到20.30之后,你快乐么?你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很开心很满足很幸福么?没有,一点都没有。我们虽然读书的时候比同龄人考过了更多的考试,得到了更多的证书,可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把玩耍的时间用来做题背书,我们失去了童年的乐趣,失去了青春的风采,失去了和伙伴玩耍交流的机会,我们,把自己变成了机器,而不是感受快乐的人。我作父母,不敢说优秀,但起码,我想让孩子一切都照着规律来,不要拔苗助长,不要急功近利,不要焦躁不安。孩子们,本不应该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和这么高的期望,巨大的压力,不是动力,是杀人的无刃之刀,是让人生病的罪魁祸首。我们这个年代,本来就不需要更多的压力,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如何让自己在压力下学会工作、学会放松、学会和自己和谐相处。

    再说说“谨而信”。估计不少人都会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谨是严谨,对自己严格。信是诚信,对他人坦诚。是的,成功的人各有不同,但是,都是聪明的,耀眼的,活跃的,引人羡慕的。可是,估计没有几个人,会把道德楷模当做我们羡慕的人,我们更羡慕的,恐怕都是那些居豪宅居高位持多金的成功人士吧,我们看到的,更是票子房子位子这些外在的东西吧。古谚有云:“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于是,我们深信结果大于过程,成功大于道德。道德,被我们扔到了角落,扔到了火星,很多人为了钱权,做着己所不欲却施于人的缺德事。于是,我们在一个染缸里面,做着让缸更黑更脏的事。反正你黑我黑他更黑。能白么?不能。白就要被淘汰,白就要被排挤,白就要被吃掉。于是,大家都心安理得的做着我们的祖宗明令禁止我们要做的事,违背祖训。祖训,是多年多辈流传下来的规矩,是规律,是章法。不按规律行事,必受惩罚。于是,我们所做的事情,终于报应在我们自己身上。而我们,却一味向外,向他人寻找原因,感到自己受了委屈,感觉老天爷不公平。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自找的。抑郁的病因,归根为钱的纠结和情感的纠结。前者,我们在自己的能力和所做的工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即可。后者,我们应当抱着尊重他人,尊重情感的态度,大胆而认真的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称心的爱人不会从天而降,没有人应该对你好,所有的一切,都要珍惜。珍惜身边人,珍惜真情,珍惜过好每一天。

    福气是自己修来的,灾难也是。我们更多的,应该向内看,想自己的内心寻找答案。是我们不合适的对待身体和心灵,才会招致祸患。不怨天怨地,只怨自己。自己,既是自己的心锁,也是自己的钥匙。

四,解药
    学习了中医知识和《弟子规》这些传统文化后,最明显的感受是,我更谦虚了。这种谦虚,不是为了夸耀,不是为了得到表扬,是一种小草站在大树面前,小溪流入大海之中,油然而生的谦卑感,是尊敬,是低调,是务实。我深刻的感觉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不单是书本知识,更是在行动中学习。“三人行,必有吾师”。我更加关注人,关注身边的人,关注平凡的人,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总是希望得第一,总是希望考高分,总是希望挣高薪,而忽略了很多珍贵的感情和可亲的人。

    要想治愈,首先要学会谦虚,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学会有同情心、悲悯心,学会做一个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活生生的人。人,是情感动物,是万万不能离开情感的。而抑郁的人,最普遍的感受,就是情绪的极端化,要么麻木,要么敏感脆弱,一说就哭,一哭就寻死觅活——情绪情感的调节机制出了大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调回到自然的状态,调回到本来应该有的状态。任何人都会生病都会衰老都会有缺点弱点,我们应该面对自己的不足,面对他人的不足,宽容而且真诚,才是治疗抑郁的不二法门。

    过分的相信西学,盲目的崇拜西方科技,强调竞争,忽视合作,强调结果,不问过程,这样的成功学和功利主义,只会让社会风气越来越差,只会让我们的内心越来越焦虑。一个焦虑的人,除了容易得抑郁外,高血压、心脏病,都是在所难免的。

    我们选择相信儒道佛的精华,还有身边的朋友皈依基督教佛教,都是为了给自己找到一个安心之处。我们自己的内心不够强大,自己的定力不足,才会总觉得惶惶不可终日,才会总觉得有危机有风险有暗滩。其实,哪里有那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和克服?你真以为自己是神仙是超人啊?我们要学会放下,学会放松,学会心安,学会宽容和真诚。诚实,是最美的品质,也是最好的处事方法。本来,就不需要这么多的技巧,本来,事情就是简简单单,本来,日子就是平平淡淡的。只是,不甘寂寞的我们,不肯去相信这些古老的祖训和理论罢了。自己非把自己的日子作的不像样子,所以才得了这种奇怪的病。心安,是一切治愈的基础。反之,怎么治疗,也是枉然。

    《弟子规》既是古训,也是解药。历久弥新,魅力依旧。而中医文化,更是强调和谐,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森田先生的方法,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

    总之,治愈的方法有很多,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也许一开始并不知道哪条路适合自己。就好比谈恋爱,只有谈过之后,才知道什么类型的人适合做老公或老婆。所以,行动起来,是第一步。而谦虚而真诚的生活与为人,是我们任何疗法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获得幸福的法宝。

    谢谢坛子的创始者、工作人员、乐于分享的各位朋友。谢谢你们的辛勤劳动,祝论坛越办越好。

真心祝朋友们早日脱离苦海获得幸福。

本文作者水平有限,若有观点有偏颇之处,请您海涵。谢谢阅读,欢迎探讨指教。

真之 发表于 12-10-10 12:53:47

顶一个,说的太好了,真是自己在跟自己较劲,放下吧,让自己过几天舒心日子吧!

lemonk 发表于 12-10-10 13:28:09

2# 真之
谢谢,祝你天天开心

智空 发表于 12-10-10 19:09:56

{QQ79}{QQ81}
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
冷暖自知 真实不虚

五脏六腑 发表于 12-12-23 19:41:42

先记号,再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习传统文化,治疗抑郁病魔(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