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帮助患者了解抑郁症发病机制、症状表现、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的基本原理及心理社会治疗和药物治疗各自的作用等;(2)强化疾病意识,预防或减轻疾病的复发率;(3)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4)避免药物滥用;(5)识别复发症状;(6)教育患者怎样应对压力;(7)预防自杀行为;(8)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功能;(9)增加幸福感,提高生活质量。具体说来,就是帮助患儿理解抑郁症的致病因素、患病的过程和复发的可能性等;帮助父母理解家庭关系对患儿抑郁症的影响,怎样以最佳方式对待患儿的易怒、挑衅和社会退缩;教育父母对患儿的一些积极行为要给予正性强化,而对不顺从的行为尽量不采取惩罚,减轻患儿来自家庭的敌意与压力;教育教师对患儿的不良表现不要采取惩罚与训斥的方式。另外,还要听取他们对以上陈述的反应,运用认知重建法纠正可能出现的歪曲信念。
1)帮助患者了解抑郁症发病机制、症状表现、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的基本原理及心理社会治疗和药物治疗各自的作用等;(2)强化疾病意识,预防或减轻疾病的复发率;(3)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4)避免药物滥用;(5)识别复发症状;(6)教育患者怎样应对压力;(7)预防自杀行为;(8)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功能;(9)增加幸福感,提高生活质量。具体说来,就是帮助患儿理解抑郁症的致病因素、患病的过程和复发的可能性等;帮助父母理解家庭关系对患儿抑郁症的影响,怎样以最佳方式对待患儿的易怒、挑衅和社会退缩;教育父母对患儿的一些积极行为要给予正性强化,而对不顺从的行为尽量不采取惩罚,减轻患儿来自家庭的敌意与压力;教育教师对患儿的不良表现不要采取惩罚与训斥的方式。另外,还要听取他们对以上陈述的反应,运用认知重建法纠正可能出现的歪曲信念。 1)患儿是治疗焦点所在;(2)治疗师发挥积极的作用;(3)患儿与医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4)治疗师教导患儿监控思维与行为,并学会记录;(5)治疗合并其他程序,如行为技术与认知策略[5]。
1)患儿是治疗焦点所在;(2)治疗师发挥积极的作用;(3)患儿与医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4)治疗师教导患儿监控思维与行为,并学会记录;(5)治疗合并其他程序,如行为技术与认知策略[5]。 1)与2个以上的家庭成员面谈;(2)治疗目的是改变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3)其疗效主要从2个方面进行判断,即目前存在问题及与问题相关的关系模式是否发生改变;(4)其方法主要是对双亲进行训练,除此之外,还可运用放松训练、认知重建、解决问题技能、配偶间的沟通技能等。
1)与2个以上的家庭成员面谈;(2)治疗目的是改变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3)其疗效主要从2个方面进行判断,即目前存在问题及与问题相关的关系模式是否发生改变;(4)其方法主要是对双亲进行训练,除此之外,还可运用放松训练、认知重建、解决问题技能、配偶间的沟通技能等。 evelopment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vol.2.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95.1 779-1 791
evelopment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vol.2.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95.1 779-1 791 
|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www.sunofus.org/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