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碧水清秋

[求助] 默默老师,我想问问你,关于心里按钮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6-8-31 11: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碧水清秋 于 16-8-31 11:40 编辑

怎样摆脱病态的纠缠关系?
2015年5月31日 13:07 阅读 11万+
    做妈妈的不懂怎么才是对孩子好,她已经尽力去做好了,不怪她。
    既然我们了解到亲子关系对人成长的影响,就可以选择从现在起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变得独立。
    虽然这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这是值得的,现在,一切还来得及!
                         ——新浪网友“清风女剑客9”在我博客上的留言


    在上一期的专栏文章中,我分析了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自杀这一事件,文章引起了无数人共鸣。在我的博客中,这篇文章目前也是回复量最多的文章。
    看来,这篇文章击中了很多人的内心,大家之所以如此关注杨元元,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我们许多人共同的故事。
    一次,在我一个课上,我为一个学员解梦,梦的关键细节是,梦中,一个保姆对她的妈妈有很大怨气。我让这位学员代入保姆的角色,并问她:“想象你就是这位保姆,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话说?”
    “保姆”说:“我讨厌做保姆,我再也不想做保姆了!”
    “保姆”这番话是说给梦中的妈妈的。其实,她在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完美保姆,在经济上和生活上照顾全家人,而她之所以成为这个角色,也正是她妈妈所希望的。
    当时解梦的时候,因看到她有很不安全的感觉,所以我没有将解梦完整地进行下去。然而,因为情绪没有得到纾解,不仅这位学员感觉到很难受,其他很多学员也感觉到非常难过。
    之所以如此,因为这位学员的故事,也是班中许多学员——尤其是女学员共同的故事,这位学员心中所淤积着的感受和心声,也是其他那些学员共同的感受和心声。那些非常难过的学员,她们在自己家中,也都在扮演“保姆”角色,而这一样是妈妈传递下来的希望。
    在我们这个延续了几千年重男轻女传统的社会,女性的痛苦是一个集体无意识。按照《当下的力量》的作者、德国哲人埃克哈特•托利的说法,这也是全球绝大多数女性共同的集体无意识,无数女性有一个深重的“痛苦之身”。
    并且,这个传统之所以能延续几千年,一个很关键的地方是,女性自己都认同了这个传统。具体说来就是,做妈妈的将这一传统合理化,并要求自己的女儿也延续这一传统,于是,妈妈的痛苦就传递到了女儿身上。
    传递的方式形形色色,有时,女儿会和妈妈看上去很像,有时,女儿会和妈妈成为截然相反的人。后者之所以出现,有时是女儿对命运的极力抗争,有时是妈妈意识和无意识的“培养”。
    譬如,一个常见的现象是,没有生女儿前,一个妈妈极其痛苦,但生了女儿后,痛苦减轻了,因为她将自己“内在的小女孩”的痛苦淋漓尽致地投射到了女儿身上,如此以来,女儿对她就具有特殊价值——自身痛苦的承受器。所以,她会抓着这个女儿不放,一是她将女儿视为“我”的一部分,看不见女儿就会感觉到自己仿佛不存在了,一是女儿一旦离开自己,她自身的痛苦就无处投放,就会觉得痛不欲生。
    杨元元和妈妈的故事,很可能是这种情形。她与女儿厮守在一起,因为女儿具有这双重的价值。

          当孩子能做自己时,他们最迷人。  

小标题:
    很多时候,妈妈会给女儿窒息般的爱,这也会导致女儿和妈妈不能分离,但还有很多时候,一个妈妈之所以能特别纠缠住一个孩子,恰恰是因为这个孩子获得的爱比较少。
    比较病态的母女共生现象中,常会看到有这样一个轨迹:小时候,女儿获得的爱很少,妈妈疏于对她的照顾,甚至非打即骂,随着女儿逐渐长大,生存能力越来越强,妈妈开始转变态度,对女儿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最后逐渐重视到似乎离开女儿就活不下去了。
    在这样的故事,从妈妈的角度看,她会有很多收益,所以她会执著于这种好处而不愿放手,也不敢放手,因一旦放手,她就要去面对自己的痛苦之身。但从女儿的角度看,似乎百害而无一利,那么,为什么女儿也难以从这种纠缠中解脱出来呢?
    也许很关键的原因是,比起病态的纠缠来,我们更惧怕孤独。孤独时,我们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丝毫的价值。假如最幼小的时候,经历过孤独,那么这种惧怕会尤其严重。
    所以,假若最小的时候,一个孩子获得的爱比较少,他就必定经历过太多的孤独,那么他心中对孤独的恐惧感会很强烈。在这种基础上,他对关系的渴求就会非常强烈,而一旦某些时候获得关系,通常这意味着,父母或其他抚养者给了他一定的关注与认可,那么,他就会特别怀念这些时刻。结果是,他不仅怀念这些时刻所拥有的关注与认可,他也会形成一个认识——我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关注与认可。
    更进一步看,一个孩子获得的爱越少,他能获得父母的关注与认可的方式就越匮乏,而方式越匮乏,他就对自己能获得关注与认可时的方式越执著。最后他发展出一个认识——我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关系,我只能在使用这种方式时不会孤独,我只能在使用这种方式时不必那么恐惧……
    相反,假若一个孩子获得的爱比较多,那么这通常意味着,他能获得爱的方式也相对比较多,他可以使用这种方式获得爱,他也可以使用那种方式,他还可以使用其他方式……甚至,假若这个孩子真正体验到了真爱,那么他对任一方式都不会太执著,他会非常灵活,他坚信,他的存在本身就是最有价值的,而他可以用无数种方式表达他的爱。
    能达到这一理想状态,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一个基础,但这仍然需要一个人去独自探索,他要找到自己内在的灵性,他体验到,他与其他人、其他事物乃至整个世界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孤立的、孤独的存在。
    据说,美国催眠治疗大师米尔顿•艾瑞克森从来没有用同一种方式治疗过两个来访者,他能如此灵活地与来访者相处,我想,那是因为他体验到了真爱。
    当然,我们绝大多数人难以抵达这一理想状态。相对的是,我们假若拥有过的关注与认可比较多,那么我们就比较灵活。简而言之是,获得的爱越多,我们心中越有底气。
    如此一来,一个矛盾就形成了。假若父母给予一个孩子的爱越多,这个孩子就越有底气,这也意味着,这个孩子越不容易受父母控制。假若父母给予一个孩子的爱越少,这个孩子就越缺乏底气,他对自己那些可怜的方式就越发执著,于是,他们就越有可能被父母所控制。
    因此,才会有母女病态共生的模式:获得爱最少的女儿,妈妈发现她最有可能听话,最容易控制。于是,随着女儿的年龄增长,她反而和女儿的关系逐渐有些改善,从非常疏远变得越来越密切,最终变成了似乎是一个人。
    爱的最高境界也是,两个人变成了似乎是一个人。但是,这种最高境界是融合,是我的真实存在与你的真实存在相遇,我发现,你也发现,我们的存在仿佛是一回事。
    爱的最低境界也是,两个人变成了似乎是一个人。只不过,是这个人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将对方的存在抹去。杨元元与母亲的关系,看上去很像是母亲将女儿视为自我的一部分,而女儿的真实存在她完全看不见,她以与女儿同睡大学宿舍一张床等种种夸张而荒诞的方式,将女儿的真实存在抹去。



小标题:
    从杨元元的角度看,与母亲病态共生的状态的确很痛苦,但也许这还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对孤独的恐惧。
    她梦想离开家走向独立,但是,在家以外的世界,她是否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呢?价值感,一开始总是关系中的价值感,那么,她对在其他关系中找到关注与认可,是否有信心呢?
    在电影《心灵捕手》中,数学天才威尔能从堕落状态中走向新生,关键原因是,他不仅在新的世界里有女友的爱和心理医生的鼓励与支持,他的旧世界中的好友也鼓励他,甚至威胁他说,如果哥们以后还活在我这样的世界里,我会杀死你,你是我的期待,请你代表我,走向新的世界吧,那里才属于你。
    也就是说,对威尔而言,他不仅确信前面有人爱他,而且也确信,过去唯一能给他支持的老友也仍然爱他,甚至还威胁说,你不改变我就不爱你了。那么,他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但杨元元呢?在家以外的广阔天地,她能否感觉到别人对她的爱呢?而在家里,又有谁鼓励她离开呢?甚至,假若她离开家,妈妈会活不下去,而弟弟也会陷入到痛苦中,而他们可能都会因此与她疏远乃至断绝关系。那么,当她觉得世界上只有自己孤零零一个人时,她能找到存在感吗?还是,她会重新体验到儿时的那种恐惧——当没有关系时,当没有人关注与认可她时,世界好黑、好冷、好寂寞,她会死去。
    我所知道的几个与妈妈纠缠得比较厉害的个案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她们小时候很少被妈妈抱过,而能有一个人抱着她,对她说,放心,无论怎样我都会在乎你爱你,这是她们最强烈的渴求。
    讲到这里,就必须强调一点——不能因此就恨妈妈,因为这几个个案无一例外都看到,她们的妈妈,在自己也是孩子的时候,一样没有得到妈妈的拥抱。所以,这些妈妈,既没有学会拥抱,内心中也有一种不情愿——我没有得到的,为什么给别人?这些妈妈即便年龄很大了,她们也一样渴望拥抱,只不过,她们所渴望的,不是像妈妈一样去拥抱孩子,而是渴望自己像孩子一样被拥抱。
    其实,每个男人都是一个小男孩,每个女人都是一个小女孩,他们尽管可以扮演父母的角色,但他们内心中,仍藏着一个内在的小孩。所以,在夫妻关系之中,假如总是一个人扮演父母,而另一个人扮演孩子,那么扮演父母的一方最终会失去耐心,因为他们一样也是一个孩子。
    如果,我们能像威尔一样幸运,在家里有父母爱,假若想离开家的话,不仅父母会鼓励,而且外面的世界还有新的爱,那么事情就太棒了。
    但假如,你像杨元元一样不幸,那么,你就要主动做出许多努力,去为你的人生争取新的空间。同时,你也会教你的父母,去学习为自己的痛苦承担,为自己的命运承担。
    在我的课程“自我觉醒之路”中,有一个很简单的练习。一开始,两个人面对面坐在椅子上,随便聊点什么;接着,一个人站在椅子上,另一个坐着,继续聊天;接着,坐在椅子上的坐到地上,继续聊天。这样进行完一遍后,再换过来。
    这个简单的练习能发现很多很多东西。最近一次课上,练习做完后分享感受时,一个学员说:“当我站着,她坐着的时候,我觉得,我存在,她也存在。当我坐着,她站着的时候,我感受不到我的存在,也感受不到她的存在了。”
    对这一点,我早有感觉。课间,她有时会找我谈话,但总是用带一点命令的口吻说:“武老师,我有话要给你说!”
    看上去,这似乎有点不对。毕竟,我是老师,貌似很权威,一个学员怎么可以用这种口吻说话呢?但这是她的方式,这是她从小形成的与别人建立关系的方式。在她幼小的时候,当她使用这种方式时,她反而可以获得一定的爱,而她使用别的方式时,却未必。所以,她对这种方式很执著。她这样对我,并不是对我有什么不好的看法,相反,她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我的在乎,当她这样做的时候,她是在传递一个信号——我想和你建立更好的关系。

          在病态共生关系中,你会感觉自己像在糖浆里游泳,游不动。

小标题:
    问题是,她主要只使用这一种方式,一开始,她这样对我说话,我的确觉得有点亲切,但她每次都用这种口气,有时候我会有反感和愤怒产生。我相信,在她的重要关系中,别人也会有这种感受。
    所以,她需要让自己变得灵活一些,多一些方式,对这种强势的方式不再那么执著。在课上的办法比较简单,当她坐着而对方站着时,她一开始很不使用没有感觉,但她可以让自己在这种状态中多停留一会儿,看看有什么感受产生。通常,只要静下来在自己所不适应的状态中多停留一会儿,那种“我不存在,她也不存在”的恐慌感就会消失,并会感觉到一定程度的链接感。
    这个练习用到生活中,就需要自己有意识地去选择一些自己本来接受不了的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中多停留一会儿,仔细体会这时的身体感觉和情绪,并去聆听自己内在的声音。
    所以,在咨询中,我会很关注来访者那些琐细的事情,有时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会花整整一小时去聆听,并不断地去问“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念头?”因为在很小的事情若能找到不同的存在感,这就意味着改变已经开始了。
    对于杨元元,的确如她所说,假若她当时能去大连海事大学读书就好了,那样她可以离开妈妈,不再做妈妈痛苦的承受器,并为自己争取到一个独立空间。
    但是,以她的情况,她一定会爆发相当严重的心理问题,因那个独立空间也势必意味着孤独与恐惧,当她发现难以在新环境中拥有关系中的价值感时,她会很难过。不过,这时就意味着自我治疗的机会,而她最后会发现,她并不非得要通过承受别人的痛苦而与别人建立关系,她可以拥有其他方式。其实,她甚至什么都不需要做,她仅仅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就是极具价值的。
    假若你处在类似杨元元的状态中,你想获得解脱。那么,我建议,不要通过考大学、结婚、找工作等重大方式来为自己争取独立空间,这不仅对父母来说难以承受,对你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
    你可以先从很小的事情开始,先从日常生活中的很小的细节开始。当你这样做的时候,父母不会觉得太难过,而你遇到的挑战也小很多。
    任何行为都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事实和态度。通常,你可能会认为,要通过一个很严重的事实来表达你很严重的态度。这时,其实你是非常没有底气的,你可能根本不敢表达你的态度,所以想通过一件重大的事情来表达你的态度。假若是这样,你可以先好好准备你的态度,然后通过很小的细节来传递你寸步不让的态度。
    譬如,假如父母连怎么放水杯的事情都要管,那你可以从这种小事开始。我一个朋友27岁时,一次回到家里,把水杯放到书桌一侧。他的爸爸过来说:“你怎么可以把水杯放在这儿呢,应该放在那儿!”并把水杯放到了另一侧,但我这个朋友知道,假若他先把水杯放在另一侧,那么他爸爸会说同样的话,并把水杯摆到那一侧。
    他是一种轻度的父子共生,也是从27岁开始,他试着去打破这种状态,一个关键性的举动是,他给自己房间加了一把锁。这让一直好脾气的父亲暴跳如雷,但他坚持自己的做法,而从此以后,改变开始了。
    给自己房间加一把锁这样的做法也可能太重了,其实,他完全可以就从那个水杯开始,温和而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做法,无论父亲怎么不高兴或强势,自己都仍然温和而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做法。那么,这样一件小事,就会有里程碑式的价值,因为他从这件很小的事情中传递了很强烈的态度。
    这样的小事不需要做太多,通常做上两三件,就已经非常具有价值了。
    试试看,也许你会因此开始新的人生,虽然没有威尔那样的祝福,但你仍然可以独自走上通向奇迹的里程。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8-31 11: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碧水清秋 于 16-8-31 11:41 编辑

        病态共生的关系--孩子要听话

武志红博客:blog.sina.com.cn/wuzii
武志红微博:weibo.com/wuzii
听话哲学,是中国式教育的核心。
并且,听话哲学深入无数国人内心,在我的记忆中,中国家长夸孩子时,“听话”和“乖”这两个词简直是不可避免的。若孩子不听话,很多中国家长就会觉得生不如死。
4月4日,四川广元发生悲剧,一位妈妈将16岁的正读中学的儿子从酒吧中拉到附近江边,对孩子说“你上网我管不好你了,那我就去死”。随即,她跳入嘉陵江。
这位妈妈为何要自杀?会有其他原因吗?比如说太贫穷,过不下去了;或夫妻感情不好;或其他更重大理由?难道,她会仅仅因为管不了孩子上网,而自杀吗?
看了媒体的报道,她的生活还算不错,夫妻感情尚好。并且,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我的经验来看,仅仅因为孩子不听话,就足以构成一些家长活不下去的理由。
我点评过多起父母虐待孩子事件,如一位妈妈在七楼上将孩子倒挂在楼外,威胁扔下去。这种用死亡威胁孩子的事,在我看来,简直是太极端了,可看网友评论才知道,这种事在中国,竟是寻常事!并且,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多数就是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
关于这类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估计这辈子都忘不掉了,是刚在广州日报写心理专栏不久时遇到的。那时,收到一个女孩的来信,她说她爱上了一个很好的男人,但父母誓死反对,母亲因而患心脏病,父亲则宣称,你们要想结婚,得踩着我的尸体才能过去。
这封信震惊到我,我约他们一家三口聊天,发现,是母亲反对女儿婚姻,其实父亲无所谓,女儿和这个男人结婚不结婚他都可以接受。他之所以反对,是因为要和妻子站在一条阵线上,或者说,妻子可怕的情绪绑架了他,让他不得不反对女儿嫁给这个男人。
那位母亲的态度无比坚定,为了不让女儿和这个“糟糕男人”结婚,她简直是可以付出一切代价。
我问她,为什么反对?她讲了很多理由。
一,我女儿长这么漂亮,那个男人不配。但公平说,她女儿端庄,但绝对称不上很漂亮。
二,我女儿学历好,那个男人不配。的确,她女儿本科,但那个男人也是大专,并且,男人收入高她女儿很多。
这是具体理由,还有抽象理由,譬如我是为了女儿幸福,可女儿无比爱那个男人,而且他们是彼此相爱。
这样谈下去,这位母亲的理由一一呈现出来,但它们一眼可知,都不是真实的理由。
最后,她说出了真实的理由,带着狂暴的愤怒。她说:女儿原来什么都听我的,并且她向我承诺,恋爱前,一定会带那个男人给我看,我答应,她才继续发展,可是她背叛了我,她竟然是恋爱半年后我才知道!!!!!!
她说这番话时,那份痛苦,和她的愤怒一样可怕。痛苦的级别,到了生生死死的地步,而愤怒的级别,也到了要死要活的地步。
可以说,女儿什么都听她的,对她而言,是无比甜蜜的事情,而女儿竟然瞒着她谈恋爱,这件事,彻底摧毁了这种甜蜜,这导致了她的痛苦与愤怒。
这位母亲,与女儿构建了病态共生的关系,女儿彻底顺妈妈的意,这让母亲在这个共生关系里有了一种无所不能感,这份感觉成了她的自我的核心感,而当女儿突然不听话时,她的这份无所不能感就被颠覆了,她的自我也破碎了,这都会让她有死亡感。
她转而控制女儿,用各种极端手段,不惜你死我活,就是为了恢复她发号施令而女儿听话的病态共生关系,好让这个共生自我重新复活。
但如此一来,女儿的自我就被摧毁了。所以,最终,这位女儿的选择是两败俱伤,她与心爱的男人分手,让妈妈的这一意愿实现,但此后她远走高飞,以这种方式,彻底脱离了与妈妈的共生关系。
有些人就没这么幸运,譬如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她的自杀,就是因为她的自我,被妈妈构建的共生关系而杀死了。
四川广元的这个家庭惨剧,直接逻辑是:儿子违背妈妈意志上网,让妈妈的脆弱自我崩溃了,她的自杀,并非胁迫,而是反映了她真的就是这么痛苦。可更深一层的逻辑是:儿子之所以违背妈妈意志上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逃离妈妈与他共生的愿望,而在网络中寻找一个他的意志说了算的空间。
病态共生的亲子关系,的确常有这种味:太听话,孩子就被杀死了;但若不听话,父母就想死。
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发明了“不含敌意的坚决”一词,他是在讲父母如何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的,也包括孩子想与父母共生的动力,其意思是,父母坚决地拒绝孩子,但并无敌意。敌意即,我不会说,你是错的;更不会说,我因此就不要了;更更不会说,因此我恨不得杀了你!
想脱离听话哲学的中国孩子,也可用此策略对抗父母:我不听话,并不意味着我恨你;也不意味着我不爱你;只是,我是我,你是你。即,一方面坚决地对父母的意志说不,同时又对父母传递爱意。
但这个策略,估计只有很成熟的大孩子才能做到吧,对十几岁的少年,这要求太高。所以,若想真正消除病态共生带来的家庭悲剧,父母必须觉醒。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8-31 11: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是特别孤独,妈妈不喜欢抱我的,她喜欢和任何人保持距离,不喜欢黏黏糊糊,我记得有次我坐上她膝盖,她一把把我推开,因为我乖,她很忽视我,因为乖就不用操心了,加上事业心重,关注他们班差生去了,带他们来家里辅导功课啥的,从小学到大学几乎都是我靠自己学习,只有一次意外她辅导了一次我--我妈妈是老师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8-31 11: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也不喜欢人际,或许孤僻习惯了,喜欢自由吧,或者累了,和妈妈这样的关系,我觉得很累,又想争取独立,又摆脱不了,我的啥关系她都积极参与,感情,朋友,我做志愿者时候,因为是我组织,她都要去试试,没有我的空间她参与不了的,除了书和电脑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8-31 11: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像她的延伸或者附庸吧,可是我的一切都是她给的,可能是今天心情不好。。。。。。。。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8-31 17: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一切都是妈妈给的,唯独没有给我两样东西,尊重和自由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8-31 17: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幸老公也没有说我不好,不孝顺啥的,就说,搞不清楚你们的,他那么聪明的人都搞不清楚我们的,我觉得自己和老公之间没有啥权力争夺期,和妈妈之间有,而我争夺的是我对自己命运的支配权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9-6 11: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公给老妈打电话,带我去妈妈家,买了米,油,妈妈隔天又叫我过去,本来有点不想去,结果,相处很好,感觉又回来了,或许,妈妈有时候有控制,可是妈妈这里有爱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9-6 17: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需要一种新的相处模式,我不是小孩,我是成年人,这样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9-21 18: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和父母相处很好,爸爸给我熬中药,头阵子下巴手术疖子切开引流,妈妈帮我洗头,最近感觉很好,天天泡妈妈家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3-29 19: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