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并不一定每个参与同性恋活动的人最终都会成为同性恋, 也不是每个同性恋者的形成都必然要受到某种生理或遗传因素的影响。
 事实上,许多人参与同性恋活动,可能正是为了寻求某种自我意识的觉醒,
 其真实目的并非一定要成为一个同性恋者。
 同性恋(homosexuality),作为一种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现象已越来越为大众所认    识。
 其实,凡事都会有转变,都会有“异化”(alienation),人类亦不除外。
 而从尊重人性的角度来讲,可以理解同性恋者内心的感受和呐喊,
 毕竟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同性恋仍为社会习俗所不容。
 但另一方面,如果人为了追求一种时髦,
 或是因为受某种好奇心的驱使,去尝试同性恋,
 甚至把它当作是一个自我确认中要思考的问题来对待,那就是违背人的天性
 :em27:
 在美国,有的年轻人介入同性恋,
 并不是由于他们就有着这方面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而完全是因为他们受了同辈人的影响,好象他们不尝试一回同性恋就枉作青少年一场似的。
 就这样,“性取向”竟成了一个日益时髦的术语。
 许多人不明不白地进去,又不明不白地出来,
 不明确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他们把“性取向”当作个人或成人中的问题来思考,
 将一个原来很简单的问题弄得复杂不清了。
 由此,同性恋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学问题,
 而是被赋予了许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含义,
 这反过来,益增强了同性恋的神秘感和诱惑力、、、、、、
 
 选摘于《登天的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