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与放逐
如果说2013年的隐居之旅是意气风发的话,十年后的放逐之旅则似乎带有一丝宗教的色彩。
十年前的所谓单车,其实是SUV, 陆风越野车。生年不满百,长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宝马良驹,日行千里。诗与远方,寻地隐居。就像罗大佑的《飞车》“飞车飞车,在高速公路;追车过车,绝不管灯号;飞车飞车,是思想速度;要到未到,引擎也愤怒”。这样的帖子,要么在隐居吧,要么在忘忧山庄。那是面对所有人的帖子。
十年后是真正的单车,自行车。有点苦行者的味道。开贴就是四言绝句长篇。十年前是杰克伦敦的在路上,十年后是刘欢的在路上,有一点无奈,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不再是不安分的心,而是心灵的困境,化作在路上的坚定。十年后的帖子,发在阳光论坛,才会有更深的共鸣。后来连帖子也隐了,像是结束了告别之旅。
“既然无法救赎,那就自我放逐”,救赎,救赎什么呢?我不知道。中国人讲究的是功成身退,像金庸一样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金庸崇拜的是范蠡和吴清源。救赎更像是西方式的,比如肖申克的救赎,那是心灵的自由与生理的桎梏,而在老风这里,也许是完美主义的驱使,面对难以割舍的生活,终究要割舍。放逐,像是自我审判后的流放。也许是画地为牢的痛苦与骑行的自由,诗与远方的幻灭,化作肌肉的酸爽和放坡的快感。
那每日的行程,那孤独的自由,那记录下的云淡风轻,那未曾分享的痛苦,那烈日的炙烤,那孤独的夜晚,那疲惫的肉体,那泥泞的迷茫,那未知的期待......当一幕幕在回闪,一刹那恍惚,若有所失的感觉,无比的清晰;当时转山,如朝圣之旅;当年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三顾茅庐;当酒至酣处,庄生梦蝶;当杨柳岸晓风残月,梦里不知身是客;当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分别六百日夜。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碧云天,黄花地,谁染霜林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