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23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活出真实的自己

[复制链接]

我玩的应用: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9-1-28 22:4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在读这本书 感觉和平时的那些讲述心灵的书籍不同 他像是一本导师 指引你该如何去操作 是本实用书籍 贴出来和大家共享下

内容提要:
艾兹拉·贝达是一位资深禅师,但他在书中却极少用到“空性”或“不二”等专有名词。他认为修行无法被化约成一种理论或公式,最重要的是安住于当下,活出禅的身心体悟。所谓“平常禅”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这是对“至道无痕”的生动体悟。在本书中,艾兹拉·贝达藉由个人往事,指出人们是如何在逃避真实生活,而唯有“活在实修生活里”,才能转化愤怒、恐惧、痛苦及烦恼,开放本觉和与生俱来的慈悲心,真实地“活着”。


  全书结构从介绍禅法修持的基本要点出发,继之以禅法如何对治心念、转化烦恼为抒发主题,最后以觉醒慈悲之心成就圆满修行之功作结,层次井然地盘旋铺叠而上。贝达禅师以三十年实修之功为基础,于本书字里行间所传达的,悉是禅宗心法的要义。他不落传统名相窠臼,在我们日用平常的具体情境中,云淡风清地刻画出禅者绵密的心地功夫,突显了他对“至道无痕”的生动体悟。书末所载贝达禅师个人参与临终照顾的个案纪实,尤其可圈可点,使读者清楚认识到不假修饰地直下承接自己种种不完美的起心动念,才是禅修的真正精神,读来令人欢喜动容。


  生命的本质是爱,生命的烦恼因此也是爱,禅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去爱而又没有烦恼的智慧。但是智慧的撷取,舍弃参与生命的苦难,即别无他途。本书既是作者生命苦难参与的分享,也是邀约读者共同参与生命苦难、透显生命新机的开始。


[ 本帖最后由 kingamigo 于 09-2-3 21:15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9-1-28 22:50:03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领悟

     夏绿蒂·净香·贝克(CharlotteJokoBeck)

  (作者的恩师,美国洛杉矶禅宗中心第三代继承人)

  活在我们这个"进步"的文化里,人们显然越来越不安:追求各种目标的速度越快,我们就越不知道什么是祥和及满足。对大部分人而言,生活已经成了一个令人厌倦的难题。虽然我们很想忽视自己的困境,但规避问题还是无法带来满足。

  除非真的发现自己就是生命的本身,否则我们仍不断地想要改变和控制人生,总希望能解决掉眼前这个恐怖的难题。我们甚至急于想抓住伟大的宗教以及其他一些真挚的教诲。然而,要想真的领会它们,不能只是在头脑里理解就算了(虽然头脑的理解也能带来一些助益,但却不能帮我们建立起成熟而统合的领悟)。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这真是一个大哉问!虽然许多杰出的著作早已详述过人类的困境以及其中的成分及结构,但鲜少能清晰地说明如何才能发展出真正实用的修行方法。譬如"只要放下就对了"之类的说法,就像是在对一个即将溺毙的人说:"游到对岸去吧!"

  如果你想觉醒,不要只是在嘴上说说就算了。这本书真的能带给你实际的指引--你需要的那种指引。但不是"按照此法去做"之类的简单方程式,而是能鼓舞你,又能帮助你--甚至能启发你--的言教。虽然所有的阅读都只是修行的初阶,那仍然是极重要的一步。不论是初学者或是老参,这本书都能为你们厘清一些困惑。

  至于艾兹拉这位领航者,虽然我已经认识他多年--他既是我的学生,也是友人,现在更是同事,但我还是很难将一堆的美言和他的名字串在一起--因为美言总是无法真实描述出一个人。不过我确实活在艾兹拉的仁慈、稳健和敏锐的洞见中--最重要的是,他真的永远精进不懈地修持。我信心十足地将他这本著作推荐给你。享受它!从其中获益!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9-1-28 23:02:19 | 只看该作者

趋乐避苦的行为

     遭到挑战时,不妨敞开心胸学习下述两种基本的功课……第一,我们应该认清与其逃避困境,不如将困境视为道途……第二,当我们遭受打击时,是否能学着不去指责任何人--包括别人,我们自己……

  我的墙上挂着一张女孩在溜冰的照片。她高举双臂,头往后仰,无忧无虑地溜着冰,似乎忘了身边的告示牌上写着:注意薄冰。这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的一件事?

  我们大部分人都像是在无人驾驶的飞机里度过了一生。或许我们目前的人生并没有遇到什么灾祸,一切都还算顺利。我们也许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一份相互扶持的关系,健康状况良好,但即使如此,我们仍然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如履薄冰之感。我们可以感觉到一股焦虑不安的颤动,伴随着隐约的不满足感:一些尚未治愈的痛苦以及未经揭露的恐惧。然而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选择不去看这些底层的东西。

  假设我们的人生境遇开始恶化,脚下的薄冰碎裂了,这时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可能会试着清除表面的障碍,克服困难,或者跟往常一样把问题推开。我们也可能绕道而行,以忽略或压抑的方式来对治令人不悦的事件。

  为了避免失败,我们选择的策略通常是更努力地掌控我们的生活,或是以娱乐、消遣、忙碌来逃避困境。我们很少质疑自己这些根植于恐惧的对策,而将它们视为无可争辩的真理。然而,这样的做法往往令我们画地自限,其结果是,我们的人生就这样被窄化成了一种隐约的不满足感。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9-1-28 23:03:21 | 只看该作者
   然而我们到底会利用哪些对策来建立起看似稳固的地基,以便逃避内心的恐惧?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有的人会运用掌控的策略--将那迫在眉睫的混乱感阻隔于外,以维持内心的秩序。有的人则企图超越或凌驾内心里不可抗拒的冲动,来证实我们的能耐。也有人选择臣服及配合环境,寻求一些想象出来的慰藉。还有的人则企图以滋养别人的方式寻找安全感,让自己感觉被需要和被赞赏。另外还有一种对策则是展现出虚弱无助,急需被某人、某团体或某个机构拯救的模样。或者以不断追求娱乐消遣,来填补因盼望和孤独而形成的空洞。诸如此类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通常我们只有掉落到冰冷的深水中,无法动弹或呼吸,几乎快要灭顶了,才被迫去面对根植于内心的局限--由愤怒、恐惧和困惑所构造的地雷。也许只有遭遇到疾病、经济上的剧变、失败的人际关系或是亲人的死亡,才能唤醒我们,逼着我们学习安住在冰水中。

  当我们陷入这些恶劣的情境时,就不得不面对内心的痛苦了。因为它近在眼前,逃也逃不了。失去钱财、健康或是某份关系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往往会让恐惧浮出表面,而令我们感到愤怒、自怜、沮丧及困惑。从我们对治这些问题的方式,可以看出我们对人生究竟理解到了什么程度。当我们遭遇到人生无法避免的打击时,一旦有幸学会真实不虚的修持方法,便能做出与只是趋乐避苦截然不同的行为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9-1-28 23:04:41 | 只看该作者

两种人生的基本功课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初期,我在北加州买了一栋房子和一小块地。我和妻子花了十一年的时间,开垦出一片有机园地。我们计划靠这块土地维生,包括畜养一些供给羊奶的山羊、绵羊和鸡。那种生活十分美好,我们觉得能以这么健康的方式来抚养我们的孩子,真是一件令人心满意足的事。但是后来我和我太太的免疫系统却出了严重的问题,医生在我们的血液中发现了高浓度的DDT。原来在我们还没购买这块土地之前,DDT的残余物早就埋在土里了。毒素间接地通过我们细心培育的蔬菜和家畜的肉进入我们体内。长期污染的结果,瓦解了我们的免疫系统。讽刺的是,费尽心力想活出健康的有机生活,却导致令身体羸弱不堪的慢性病。

  这件事不能怪罪任何人,因为在那个年代,人们通常都把杀虫剂的残余物埋在土里。我们想让生活变得安全舒适的策略失败了,其结果是日子过得更加如履薄冰。不论我们多么努力,不论我们的动机有多么良好,仍然无法保证不掉落冰水中。没有一种方法能让我们掌控世界,免于灾难。真正的重点是,我们能不能从对策失效的无助感里学到一些智慧。罹患免疫系统失衡的疾病之后,经过了许多年,我才真正明白失控的无助感里所埋藏的智慧是什么。

  然而,即使我们从这些重大的挫败之中学到了一些事,但只要双脚一站稳,经常又会回到如履薄冰的状态。也许我们已经从掉落到的大洞里获得了一点教训,但眼前日常中的那些裂缝又该怎么办?我们能不能从这些细小的裂缝--心中的烦扰、情绪的起伏、想保护自己的那份挣扎、自卫和排斥的反应--来认清我们的失望。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自己如何继续在薄冰上滑行--利用各种的认同、对策和意象让自己继续滑下去。我们必须认清自己是那么费力地想让这些对策生效。如果感觉情况不对劲,统合感及舒适感都遭到挑战时,不妨敞开心胸来学习下述两种基本的功课。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9-1-28 23:05:45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我们应该认清与其逃避困境,不如将困境视为道途。这是一种积极而又必要的观念上的改变。每当有不悦的事情发生时,很少有人会想跟这些事产生牵连。我们往往会认为"事情不该是这样的"或"人生不该如此混乱"。谁说的?谁说人生不该如此混乱?只要人生一不符合我们的期望,我们通常都想改变它以符合自己的期待。然而修行的关键就在不企图改变我们的人生,而是要改变我们和心中那些期待的关系--学着将所有发生的情境都视为我们的道途。

  困境并不是道途上的障碍,它们就是道途本身。它们往往会带来觉醒的机会。我们能不能将己所不欲的情况,包括那份无所依恃的感觉,看成是我们的闹钟?我们可不可以将其视为获得学习机会的一种征兆?我们能否让它穿透我们的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踏出了向生命开放的第一步。我们将开始领会顺受任何一种生命情境的真谛。即使厌恶它,仍然知道眼前的困境就是我们修炼的对象、我们的道途、我们的人生。

  第二,当我们遭受打击时,是否能学着不去指责任何人--包括别人、我们自己、外在的情况或是生活本身--而将注意力转向内在。感到苦闷时要做到这点是最困难的事之一,因为我们想护卫自己的心实在太强烈了。我们太想让自己恢复正常了。但如果能检视一下我们所带来的问题,包括自己一贯的信念、期待、要求和渴望,便可能产生一些帮助。我们也许会逐渐明白:只要心中生起一种情绪上的反应,就会发现自己还有某些信念尚未得到深入的检视。只要能继续修持,这份理解会逐渐变成我们的自知之明。

  理智上我们也许知道该深入地观察内心,然而我们并不真的认识它。有时我们会嘲笑那些连自己最明显的问题都看不到的人,但很不幸的是,那些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根本不想看到那些会令自己烦恼的问题。基本上我们只希望生活能取悦我们--感觉舒适和安全。我们和未知的领域之间只有一层薄弱的信念,而这不可靠的支撑就是我们最不想暴露出来的东西。为什么?因为如此深入地探测自己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然而,除非能觉察到薄冰底端那个被自己遗忘的东西,否则我们将漫无目的地继续溜下去。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09-1-30 15:16:32 | 只看该作者
...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9-1-30 16:10:14 | 只看该作者

在失望和幻灭中学习成长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渐进而根本地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朝着观察、学习和纯然面对一切的方向发展。也许没有任何事比愿意安住更重要了。单纯地安住在我们的经验之上--即使是沉重而阴暗的痛苦感--往往能引发一种放松和鼓舞的感觉。因此,愿意在失望和幻灭中学习成长,才是关键所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一向被我们视为无法忍受的痛苦就变得容易亲近了。一旦培养出愿意安住在经验之中的习惯,你会发现每一件事都是可行的。如果无法领悟个中真谛,我们往往会切断那开放、连结及感恩的天赋本能。

  有一部电影《速简、廉价与失控》(Fast,Cheap,andOutofControl),叙述的是四个不寻常男人的生活。第一个男人是马戏团里的驯兽师。第二个男人的职业是设计登陆月球的机器人。第三个男人是一位科学家,专门研究鼹鼠这种无毛哺乳类动物的生活。第四个男人是一名园丁,他花了五十年的时间将大树修剪成动物的形状。虽然我说这些男人很不寻常,其实他们都十分正常。他们和我们所有的人一样,都企图掌控这个根本无法被操控的世界。他们的不寻常之处仅仅在于他们的职业,因为它们扩大地反映出了我们每个人的行事风格:以掌控世界的方式,带给自己快乐和安全的幻觉。

  驯兽师的策略是永远不显露出自己的恐惧。每次离开兽笼时他早已吓得汗流浃背,但是他绝不让那些狮子知道自己胆怯。他必须维护一切皆在掌控中的那个幻象,即使是狮子咬了他的脚踝,鲜血淌进了靴子里,他也不离开兽笼。他总是会完成他的演出,做出一副万兽之王也被他操纵的模样。然而他心知肚明,它们在一瞬间就能将他撕碎。

  机器人设计师则想创造出听命于他、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有效的机器。然而他发现到,他并没有把握让机器人行走。他只能设计出一套也许能让机器人行走的程式。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让他有机会瞥见人体动作惊人的复杂性以及改变这套程式的困难,不过他还是继续寻找让一切都在操控中的方法。

  那个研究鼹鼠的男人在博物馆里布置了复杂的展示会场,以便说明鼹鼠和蚂蚁及蜜蜂一样,都拥有自给自足的智慧型社区。他试着复制出鼹鼠的自然栖息地,一个复杂精密的地下迷宫。他发现在大自然中,如果有一只大象走过这个迷宫,只要一脚就可以把它整个踩扁。但即使知道鼹鼠的自然环境时常有如此这般的危难,还是无法阻止他竭尽所能复制出一个人工栖息地,借以防止任何危险,并带来安全上的保障。

  那名园丁花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在一名富婆的大花园里,定期将大树修剪成惟妙惟肖的动物形状。然而多年来的苦工,只消一场风暴就被破坏殆尽。影片中的他在狂风暴雨里无助地穿越他的花园,这个画面勾起了一股无依无恃的感觉,让我们意识到自己那掌控的策略是多么脆弱易毁。即使是勤奋不懈,也无法阻止大自然的摧毁力量。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09-1-30 16:13:50 | 只看该作者
    如同这四个男人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无所不用其极地依照我们的掌控幻觉来塑造世界。一旦聚焦于自我中心的梦想之上,或企图支撑住自己的舒适感及安全感,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狭小而隔绝。而且,不论我们的对策多么牢靠,仍然随时可能会失控。藏密导师佩玛·丘卓将自我比喻成一个房间,一个能够让我们在其中随意旋转的护身之茧。茧里面的温度永远恰到好处,播放的永远是自己爱听的音乐,吃的永远是自己喜爱的食物;最美妙的是,我们一向只准那些讨我们欢喜的人进到屋里来。简而言之,我们完全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决定我们的生活--愉悦、舒适而又安全。

  但是一跨出这间屋子,情况又如何呢?不可避免的,我们一定会遇上日常生活的各种烦扰,尤其是那些被我们挡在屋外的麻烦人物,以及我们费尽心思想避开的困境和恶劣的情况。这些令人不悦的情况发生得越频繁,我们就越想躲进自己的屋里及自己的防身茧中。我们关上窗户,甚至还加上铁窗和百叶窗。我们在门上装置了特别的防盗锁,竭尽全力将人生锁在门外。

  但是如果够幸运的话,有一天我们可能会发觉,我们的屋子只是个真实人生的替代品罢了。为了控制我们的世界,让它变得舒适而安全,我们宁愿窄化自己的存在,以替代式的生活来交换真实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其实是在逃避最深的恐惧--害怕无依无靠,害怕孤独,怕自己不被尊重,怕存在的那份焦虑感。我们想避开这些恐惧的强烈程度,往往体现出我们体验人生的方式;这些恐惧会封闭住我们的心,使我们退缩。它们令我们变得麻木不仁而无法活出真实的人生。它们会冻结我们的志气,使我们无法自然敞开心胸。其结果是,即使我们的掌控策略仍然奏效,我们依旧会停滞于不满足、挫败及孤绝感中。这些征兆在在显示出我们已经活在替代式的牢笼里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09-1-30 16:18:08 | 只看该作者

自知之明

   自知之明是觉醒之道的重要面向之一。

  如果有幸能觉察到自己真实的情况,就会逐渐明白,只有通过修行,才能将替代式的人生转化成更真实的生活。修行也许包括了静坐,然而它绝不仅止于此。我们必须观察到所有会阻碍我们过真实生活的障碍:我们曾经为人生编织出的理想画面,我们的矫饰,我们的自我意象,我们的盲点,我们的防御行为,我们的愤怒、恐惧与困惑的自动反应。以下这句在美国原住民中流传的格言,表达了愿意敞开心胸活出真实人生的深切渴望:我们在此生中可能拥有许多条路,

  但只有一条路是有价值的--

  做个真人。有趣的是,想过真实的人生就必须明白,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道。我们遇见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帮助我们觉醒,然而,企图掌控却会阻碍我们深入感受内心的痛苦及恐惧。我们所有的理想和期待,都是在要求生活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份要求--这份奠基在恐惧之上的掌控欲求,这股想要建造防身之茧的欲望--必须先被如实看到。一旦建立起客观的自知之明,我们就会开始认清自己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护卫自己。基于这个理由,自知之明便成了觉醒之道的重要面向之一。

  我们必须经由自我观察的修持来获得自知之明,因此一开始就得无情地观察自己,几乎像是跳出来从身外看自己一般。那种状态跟集中焦点在自己身上是截然不同的。后者是一种重复再三的循环--不断地想着自己,分析自己,认同自己的情况--然而跳出来观察的状态却是客观的。那不是一种分析,也不是一种批判,只是如实见到自己的行为、思想、思想的内容、反应的方式和时间点,还有基本的对策是什么,基本的统合感是什么,核心的恐惧又是什么。在各种情境之中客观地觉察自己,我们就会开始认清替代式的人生具有哪些成分:里面尽是一些自己该怎么样、别人该怎么样、生活该怎么样之类根植于恐惧的观念。我们会开始看到自己所设定的一些条件,以及自己如何利用它们来制造一切都在掌控中的幻觉。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09-1-30 16:34:21 | 只看该作者

学会客观地观察自己

    这位客观的观察者往往能帮助我们看到正在发生的事:我们的念头,我们特定的反应,我们对治这些反应的方式。但这并不是一种内省,而是一种觉察,觉察到心中各式各样的制约。然而我们并不是在回顾过往的制约,也不是在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只是单纯地把这些制约看成是正在发生的事。如果能客观地觉察而没有惯常的好坏观念,我们就会发展出一份开阔感,让自己从狭窄的认同,拓展成更大的洞视。我们会因此而发现,每当心中生起一种反应时,一定有某样东西在操控着自己,只是我们无法看得很清楚罢了。如果了解到这一点,并且带着好奇心来观察自己的反应,我们就会看到自己何时以及如何操控着我们的世界。

  举例而言,想象有某个人正在公开批评我们,于是心中立刻产生了愤怒的反应。接着,我们又会自我合理化和归咎对方,而形成一连串的妄念。愤怒的感觉一旦冒出来,就会开始坚信那个人对待我们不公平,甚至连整个人生都变得不公平起来。此刻如果能忆起修持的方法,我们就会想起情绪反应如同闹钟一般,提醒着我们要留意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接着观察者便破门而入,他开始觉察到心中不断重复的念头:"这是不公平的。"(内心的搅扰仍然存在)这时我们很可能会发现,情绪的反应是直接从人生应该公平这个观念中生起的。当我们认清这一点之后,才可能观察及体证到这个观念底端的恐惧:恐惧失控之后的无助感。终其一生我们都在企图掌控人生,让它能符合我们的理想,并借以逃避最深的恐惧。

  但何时我们会变成那名驯兽师--企图制造出一切都在掌控中的幻觉?何时我们会创造出内在的机器人--以机械化的模式安全而有效地活着,根本无法察觉真正令我们生气的原因?何时我们又会制造出安全的栖息地,或是将大树修剪成动物的形状--假装大象的脚或寒冷的风暴永远不会侵袭我们的世界?要想得到答案,我们只须看一看自己的情绪反应,从其中我们一定会发现自己仍紧抓着某个意象或某种自我感不放。这时我们不妨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是不是只想要面子好看一点?是不是只想让自己舒服或安全一些?是不是被钱财欲望掌控了?我们的苦恼是否来自于对权力地位的追求?我们的焦虑感是否跟渴望被赞同有关?我们是不是正在执著,企图掌控一切?然而这些处理的模式都不可能带来真正令我们满意的人生--换句话说,它们只能带来替代式的人生。

  一旦理解了情绪烦扰与我们对生活的期望之间的关系,就能更深入地修行及体证。修行将带领我们直接进入最深的痛苦--进入失控的无助感之中,进入被拒绝、被抛弃的恐惧中,进入自己是与别人隔绝开来的根本信念里。我们一旦探入内心的这个地带--长期以来不想面对的内心一角,就会发现自己还是有能力安于其中而不感到迷失或是被淹没。我们将体认到,凭着那份愿意安住在困难地带的意愿,便能激发出开阔的心胸。

  在转回头来面对自己一直企图躲避的真相之前,我们到底都在做些什么?修行并不是一味坐在蒲团上禅定,如果无法学会客观地观察自己,我们永远都只是替代式生活中的囚犯。一旦学会在生活里修行,以越来越诚实的态度观察自己的恐惧,我们就能体验到跨出屋外的那份自由,并且开始有胆量深入于人生的真相。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09-1-30 16:36:38 | 只看该作者

直接面对愤怒

    只要愿意当下安住,就能和生命的坑洞及整体共处,不过那些坑洞并不会因此而消失;我们只是如实看着它们而不再信以为真了。这种转化的过程,便是修行的精髓和成果。

  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一大块布满着坑洞的瑞士乳酪。这些坑洞尽是一些令我们认同的东西、心智的建构、欲望、盲点、症结点--这些面向似乎阻碍着我们去发现自己的乳酪本质。某些禅修者有时会突然瞥见自己其实是一整块的乳酪,因而忘了身上的坑洞。不过,我们还是比较可能会认同那些小小的坑洞--把自己视为一名受害者,一个充满着困惑的人,胆小的人或是行为正当的人等等。这么做往往会让我们遗忘了自己的乳酪本质--浩瀚无边的开阔性、神性等,随你怎么称呼。无可否认的,我们既是那些小小的坑洞,也是那一整块的乳酪。一旦能如实见到那些小坑洞,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并没有任何实质性。

  如同所有的类比一样,上述的譬喻显然也无法完整而正确地说明修行生活是什么。简而言之,自我观察就是要看到哪些小洞是我们所深信不疑的。然后我们会看到,如果深信这些小洞是实存的,就会阻碍我们体验这一整块的乳酪。此乃一种体证式的领悟,而不是理论。但如果领悟到这一点,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最常见的修行途径总是强调开悟,也就是要穿透正常意识的泡影,清晰而深刻地见到实相。这种修行途径的问题之一就在于,我们经常会将这种开悟经验视为高一等的实相,而低估了事物的自然常态。修行的整个焦点会因此而放在某种特殊体验之上,以为有了这份体验,就会得到永恒的自由--解脱。这其实是一种浪漫不实的观点,也是一种幻想,因为没有任何一种经验是永恒的。没有任何一种经验可以使我们永远解脱,但这并不意味此类经验是无益的。它们可能深具启发性,也可能点出正确的方向,但除非我们的修持能用在日常生活里,否则又有什么意义?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09-1-30 16:39:04 | 只看该作者
    另外还有一种修持的途径,它虽然不像追求开悟那么浪漫,却能直接面对眼前的任何一种实况,我称之为活出实修的生活。它的作用就在于不断回到当下这一刻,而这一向都是禅和其他默观传承的精要。此种途径和追求开悟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所强调的乃是要面对那些通常被我们视为凡俗的议题。事实上,这些议题往往是我们最想排除的,而它们就是这块瑞士乳酪上的小坑洞。

  我们是不是总满怀着焦虑和困惑?每当我们遭受批评时,是不是立刻感到愤怒?我们是否还活在深埋的羞耻感中?什么样的行为是被恐惧所驱动的?我们能不能友善地对待自己?是否还有任何一个人是我们无法宽恕的?在这些棘手的问题上进行修持,体验日常生活里的烦恼并加以厘清--更大的视野自然会变得清晰可见。

  举例而言,每当愤怒生起时,我们不妨将愤怒视为修持的对象。虽然我们比较偏好祥和、宁静和清明,然而当下的真相却是愤怒。除非我们能从修持的观点来看待这股愤怒,否则它势必继续窄化我们的生命,封闭住我们的心。反之,直接面对恐惧,却能培养出愿意安于当下的豁达心胸。

  然而,如何才能直接面对愤怒,或是任何一种强烈的情绪?如何才能消解我们那块乳酪中的所有坑洞?我从我的老师净香·贝克那儿学到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如何厘清我们的信念系统,第二种方法则是如何体验每个当下的生理觉受。厘清我们的信念系统其实就是认识你自己,它涉及精确的自我观察--认清自己如何思考,如何反应,思考的内容是什么,内心的策略又是什么。学会如何观察自己,我们就会越来越熟悉自己的信念系统和运作人生的态度。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09-2-1 19:42:42 | 只看该作者

标明念头

    厘清我们的信念系统并不是要分析、去除或改变它们,而是要清楚地看到它们的真相。

  我们用来厘清信念系统最主要的工具就是标明念头。有许多禅修法门的指令是:当念头生起时,任由它去。这个指令的目的是要让心变得安详清明。如果我们能做到这点固然很好,但有时我们就是无法让念头消失。我们的心忙得不得了,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安静下来;人类似乎很难规避随着演化而来的过度活跃的头脑。因此某些禅修途径对治这些不断生灭的念头的方法,就是在心中告诉自己这些都是妄想--借以破除对妄念的执著--然后将注意力收回到呼吸或其他的专注焦点。虽然这么做确实能帮助我们放下念头,但仍然无法真的厘清内在的意图,这时标明念头就派得上用场了。

  标明念头这种工具可以带来双重收益。第一,它能破除我们对自己的思想的认同,让我们看见思想只是思想罢了。第二,它能让我们认清自己正在想些什么。譬如你正在打坐,你试着觉察自己的呼吸,却发现心里一直在想:今天会是非常忙碌的一天。标明念头的方法如果用在此刻的话,只须重复地对自己说"现在的念头是我有很多事要做"就够了。这有点像肩膀上坐了一只鹦鹉,它逐字逐句将你心中的念头说了出来。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09-2-1 19:47:34 | 只看该作者
    此法一开始看起来似乎过于头脑化,它会让我们的头脑更加忙碌。然而这只是因为我们尚未习惯罢了,我们还需要花一些时间才能让此法突破我们的念流。为了经验一下这个过程,静坐时也许得花上五分钟的时间,清楚地标示出每个念头,之后我们就不需要标明所有的念头了。举例来说,假设我发现自己正在进行不合逻辑的或琐碎的思考,这时我会概略地标明它们,譬如计划、幻想、白日梦或自我对谈。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让我看到心智运作的模式,它通常能打断念流而让我跳出心智的次元。

  每当觉察到些微的情绪反应时,我通常会立刻标明当时心中出现的念头。譬如我正在静坐,双腿因为盘坐而开始感到酸麻。我发觉自己有一点烦躁,我的头脑也开始认为这件事太困难了。我立刻认出当时的念头,于是对自己说:"念头认为这件事太难了。""念头认为我应该动一动身体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标明念头练习,任何潜藏的操控性思想都会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我可能会看到自己基本的潜存信念是:"人生应该是没有痛苦的","生活应该是舒适的";当这些信念变得清晰可见时,我就以上述的方式来标明它们。"认定并深信生活应该是舒适的"跟"念头认为生活应该是舒适的",乃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态。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4-29 22: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