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描述:
我正在认真看书,家人叫我剥毛豆,我不想错过看书之事,于是便将毛豆端到了房间里来剥。我忘记了她有洁癖。不一会从客厅外面传来一声吼叫,简直摄人心魄啊,被人这么一吓,我立即感到了不愉快。她说的话是:“你又把毛豆拿到房里去剥了?!”
接着她进来了,对我表示很气愤,认为毛豆上的毛毛会飘到床上,导致她过敏。她简直不能忍受,她说索性她自己来剥好了。我向她保证这些毛不会飞过去的,她带着疑惑出去了。可她显然不放心,过了一会,又走进来,表示还是让她剥比放心。于是她拿着毛豆出去了。
我有些气愤,这种情绪有待平复;哪知她又开始吼了,“快洗手!”这下好了,我立刻呼吸急促,怒火上扬。为什么?好像我对别人命令式的语气特别不爽,我当时真想坐着不动,就不洗手。但是稍微一想,于情于理我还是应当洗手的,手上脏兮兮的并不好受,也不卫生。
自我分析(提问--解答式)
我为何要对这么小的事情生气?
其实事情小不小无所谓,在于我如何看它们。这世界上多的是小题大做的人,如果你问他们,他们多半会说那些所谓的小事对他们或者说他们的感觉来说就是大事。换言之,这事对我的信念和情绪系统来说并非小事。
这件事触痛了我的什么信念,使我生气?
源于我对外界的依附。或许最主要是由以下信念所致:如果别人对我凶,我就很不快乐。如果别人责骂我,我会很难受,甚至产生自责的感觉。
该信念导致的严重后果是:我的快乐取决于外界,取决于他人。一旦别人对我不好,我就会感到不快乐。而显然,你不能控制别人的应对方式,别人不可能永远对你和眉善目。难道你想一辈子不与人接触,以避免这种不快乐吗?退一步说,你即使逃得开别人,你逃得开家人吗,他们永远都不会对你说重话吗?可见,如何调整这种思维信念模式是我需要解决的重大议题。
记住,别人对我们而发的种种消极行为和情绪,如愤怒、出言不逊等,是他们的问题,不是我们的问题(我们有自己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将别人的消极情绪吸收过来,成为自己的情绪问题)。这不是说我们为自己开脱,我的理由是,即便我们犯错,指出我们犯错的方式也有很多种,而那种充满攻击情绪的发言和举止,确实是对方未解决的情绪问题所致。我应当做的是觉察这些情绪,分析言行中间的实质部分,然后作出合适的反应,而不是自己也被别人的消极情绪给绕进去了,搞得自己痛苦不堪。
你的快乐与别人的评价、别人针对你而发的情绪无关。你是因为生而为人而感到快乐。还需记住,不要为了逃避别人对你的不友善,而不接触人,我们的成长就是在这样一次次洞察消极情绪的过程中完成的。
自我肯定宣言:
无论别人怎么对我,我都感到快乐,这份快乐是无条件的、永恒的。
我正在观察、接纳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所有情绪。
当别人以命令式的口气说话时,你会有叛逆情绪,为什么?
别人带着情绪说话,比如说出:“XX,你快点……;XX,你怎么不马上……”等话,我会感到自己的尊严和自由感受到了胁迫。我认为自己若按照对方所说的话行事,就意味着我放弃了自主权,而听命于他人。事实上,这是自我价值感低下引发的反应,我的价值绝不会因别人的言语和行为受到半分侵蚀,除非我自己没有体悟到自己的价值。所以此处的问题是,我将自己的价值感向外投射,形成了如下的观点或概念:“别人叫我干什么,我偏不干什么,才能显出我的个性和独特性;假如别人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证明我屈从于他人,没有尊严,不管对方叫我干的事到底于己有益无益。”显然这样的概念很极端,毒性不浅。
自我肯定宣言:
我正积极觉察每一种情绪,自己的他人的,我接纳这些情绪但绝不认同它们。
对他人的指示,我依据利人利己的原则作出反应,而不受情绪的控制。 |
|